去年這市場上的豬肉價格可是不低,但是養殖的風險也大,一些怕擔風險的養殖戶逐漸退場。也有不少人,為了趕上這個市場紅利,開始建豬場養豬,像互聯網、房地產行業的老板轉行養豬,這樣的新聞不少。
說起養豬這一事業,首先得有場地有豬場,豬場的建設可不是簡簡單單就完成的。除了有土地和用地審批外,豬場的建設涉及很多細節,需要養殖戶注意。下邊這三點,準備建場前,務必看看,少走彎路。
1.豬場選址不合理,養殖風險加大
去年,黑龍江一豬場就是因為選址不當,遭到河水倒灌,幾百頭豬被淹,這問題一出,就可以看出來,該豬場在建設的時候,沒有考慮到地勢因素,釀成這樣的悲劇。雖然說一部分豬只轉移,但是長時間的浸泡,豬只的應激反應也會影響豬育肥效率。
一般豬場的選址從這些方面來考慮。地勢上,選擇平坦、地勢高的地方,這樣有利于豬舍通風,也防止河水、雨水倒灌;交通上,需要便利,但是又不能距離主干道太近,一般距離國道的距離不低于300~500米,防止噪音的污染以及疫病的傳播;水源上,養豬場豬只飲水量大,加上清洗和生活用水等等,這就要求豬場建設的時候距離水源地不要太遠,減少浪費和運輸成本的投入。
2. 規劃設計不專業,投入生產后漏洞百出
以前養豬,只需要規建幾個豬舍部分就可以了,也不考慮什么分區。全自動
料塔料線是個不錯的選擇,現在養殖的風險大,養豬場需要分區明確,有明確的育肥區域、隔離區、生活分區,既然是分區就要布局合理,像隔離區域設置上放在下風向,防止交叉感染,生活辦公區和豬舍的距離也是減少感染風險。另外,人員進出豬舍需要清洗消毒,也是這個道理。倘若對這個布局把握不好,建議還是找專業的規劃設計師,來為豬場設計布局,以免布局錯亂,有安全隱患存在,不利于豬場的長遠發展。
3. 豬舍內部設施簡陋,效益不增反降
前面的幾點,豬場做好了規劃和建設,作為豬場的雛形,接下來就是內部配置問題了。
首先,建設的時候考慮到豬舍的門窗,引導自然通風條件,但是規?;i場中,單單靠自然通風,很難滿足豬只的生長條件。養殖戶需要給豬場增加一些機械通風裝備,像風機等設備,與自然通風配合,給豬舍換氣,減少氨氣等有害氣體的匯集,達到豬只生長的最佳效果。
其次,人工喂料浪費時間,不能高效的進行喂料。全自動料塔料線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再有,就是豬舍內的欄位和地面材質設置,大家都知道,規?;i場飼養豬只多,產生的糞污量也大,還按照單純水泥地板的話,糞污清理上工作難度大,需要的人工量多,人工成本不低。這就有了漏糞地板應用,漏糞地板有縫隙,豬只的糞便直接通過漏糞地板撒漏,即使有殘留清洗上也很快,下邊設置自動化刮糞機集中化處理糞便,節省了不少人力。另外,水泡糞模式在規?;i場中也備受青睞,不少豬場應用下來,效果也不錯。
最后,豬舍的欄位設置,從材質到規格,再到布局都是有講究的。既然選擇了養豬,就奔著長遠的方向發展,欄位材質經久耐用這點是很重要的,這意味著一份長遠投資。